


Cartier,制表界的幾何造型大師,憑著一個方,或是一個圓,就能打造出風靡人間的雋永經典。這樣的能耐,早在百年前就有例可循,問世于1917年的Tank腕表,表殼兩側是兩道筆直延伸成表耳的直線,構成了至極至簡的長方形輪廓,被視為是現代風格腕表的起點。1922年,Tank Chinoise腕表誕生,在那個裝飾藝術(Art Deco)盛行的時空背景中,幾何方正的造型線條蔚為風尚,Cartier捕捉了當下的時代美學,創造出以中國門廊為設計靈感的Tank Chinoise,垂直表耳上方設置橫向表耳,簡單兩個方向的線條,神妙重現中式門廊結構。這樣一款設計,既延續了Tank的簡約神髓,又精準帶出中式建筑風格的特征,成為Cartier歷來最具特色的經典設計之一,啟發了許多表款,卻僅曾于2004年在Cartier Libre系列一度現身。盡管它的形影始終令人印象深刻,卻是數量相對罕有的作品,因而成了在不少鐘表藏家心中占有一席之地的鐘表逸品。

2022年,適逢Tank Chinoise腕表問世100周年,Cartier全新詮釋這個風格獨具的表款,表殼輪廓比例略為拉長,搭載專為此表款研發的9627 MC型鏤空機芯。K金表殼內,是線條猶如中式窗欞的鏤空表盤;長方形表盤視覺效果格外通透,纖細分明的機芯齒輪系在飾以黑色和紅色真漆的云紋線條下若隱若現,為Tank Chinoise所蘊含的中國風格更添神秘氣息。

Cartier選在Cartier Privé系列全新再現Tank Chinoise的獨特魅力,推出六款專為藏家打造的限量典藏之作,包含風格神秘華美的三款鏤空腕表,以及素雅大器的三款薄型腕表。后者以鉑金、黃K金或玫瑰金打造,配備斜面橫向表耳;分別為直向與橫向表耳表面施以拉絲緞面拋光與鏡面拋光,藉由精妙的質感對比,內斂地強調出這款設計的特色之處。此表款搭載Cartier目前最纖薄的機械機芯-430 MC型機芯,表徑39.49×29.2mm,表殼厚度僅6.09mm。
歷經一整個世紀后全新亮相的Tank Chinoise,嚴謹體現中式建筑美學的設計概念依舊,細節處經微調,包含輪廓線條略為拉長,整體比例更顯修長,表殼側面呈現彎曲弧度,加上圓潤邊角,配戴時更為滑順貼手。

誕生于2007年的Ballon Bleu de Cartier腕表,可說是把「圓」這個基本造型元素運用得最淋漓盡致的代表作。細看整個表款配置,從表面、表冠到表殼形體,全都以「圓」塑形,處處可見「圓中帶圓」的巧妙手筆。
不僅如此,它還圓得不一般。它圓得徹底、圓得3D立體,整體外觀體現出精準與純粹的美。表冠鑲嵌藍寶石是Cartier的經典設計識別之一,但唯有在藍氣球這只表款刻意以超乎尋常的尺寸,使之成為視覺亮點,再加上一體式表冠護蓋的環繞包覆,令表殼輪廓更形圓滿。藍寶石水晶鏡面與表背后底蓋皆帶有弧度,整個表殼如同鵝卵石般圓潤,上手舒適,而且有著猶如懸浮在手腕上的輕巧感。表鏡帶有圓凸弧度,表盤上的羅馬數字時標與軌道式時標,連成了一圈又一圈的同心圓,所有設計元素巧妙緊扣著「圓」。
在表壇掀起彩色面盤潮的此時,Ballon Bleu de Cartier也以繽紛多樣的彩色面盤新貌亮相。圓中帶圓的經典輪廓依舊,耀眼奪目的色澤躍然跳上表盤,飾以太陽放射紋的表盤上,分別帶入銀灰藍、玫瑰金、深邃灰、深邃藍等色澤,隨著光線與角度變化而呈現出豐富迷人的面貌。時標由常態款的黑色羅馬數字衍伸變化為銀色飾面羅馬數字,而藍鋼劍型指針則依表盤顏色搭配選用藍色、玫瑰金或銀色劍型指針。
Cartier精挑細選出與Ballon Bleu de Cartier氣質契合的色彩,和諧、柔和且精致,經過18個制作步驟,達成細膩又深邃的視覺效果。表盤為黃銅材質,透過不同技術呈現出每種顏色的最佳效果,銀灰藍與深邃藍采用有色漆呈現,并悉心拿捏出能保有太陽放射紋閃耀效果的漆層厚度;玫瑰金是在黃銅表盤表面噴射18K玫瑰金微粒噴射,散發溫暖優雅的金色光輝;深邃灰則是以電鍍工藝在黃銅表盤表面鍍上一層極薄的金屬膜。不同于常態版在鍍銀表盤同時施以太陽放射紋和扭索紋的作法,彩色面盤版所展現的是另一種深沉又微妙的色彩幻化之美,優雅如昔,同時又融入了蓬勃朝氣的嶄新氣息。
Ballon Bleu de Cartier彩色面盤腕表分別以33mm與40mm的尺寸亮相,并搭載Quickswitch表帶快拆系統,配戴者可徒手隨時更換鏈帶或皮革表帶,隨心所欲地變換出符合個人喜好的風格配搭。40mm款搭載1847MC自動上鏈機芯,具備良好的防磁效力,可避免受到生活中無所不在的3C與電器用品磁力干擾,充分具備日常配戴表款的條件。